王琴/小一妈
青岛牵牵手自闭症康复中心创始人
不愿再用语言表达的小一
我的孩子小一是一个八岁的重度自闭症孩子,两三岁时,她还能自言自语,四五岁之后,除了叫爸爸妈妈,跟大家告别或者问好之外,她不再喜欢用语言去表达自己。我还是青岛牵牵手机构的创办人,五年里我观察来机构训练的成百上千个孩子,看到一个常见的状况:
六七岁之前,在老师、家人刻意、持续的情景设置和诱导下,孩子的仿说性,提示下的语言仿佛挺多;但是随着越来越大,孩子接触到的环境和人越来越单一化,他们的语言也仿佛越来越少。
看到这么多类似的例子之后,我越来越在思考:
我们的孩子,特别是对于一些中重度的孩子,如果到最后语言慢慢不能用,我们所耗费的精力,孩子吃的苦,还有什么意义?
同时,我也会经常面对家长焦急地咨询:
孩子已经仿说了一段时间,为何主动语言还是那么少?
我找到的解决办法
图卡交换系统
为什么是它?
在去年的深圳哈佛自闭症国际会议上,我开始留意到图卡交换系统,后来杭州一个机构请到了这套卡片创始系统的美国机构来国内开讲座,我去听了,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听完讲座我特别后悔,为什么不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去引入这种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确实对孩子非常有用的一套系统,而非要走那些五花八门的小路呢?
如果你从一开始发现孩子有语言障碍,就给他引入这套系统,不仅不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展,还会促进他的语言能力。
对于已经有语言但是交流不够主动、句子长度不足的孩子,这套系统也会促进语言的产生并增加句子长度。
所以我立马着手用在女儿身上,把在自己孩子身上实施过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图卡交换系统。
详解图卡交换交流系统
图片交换系统有六个阶段
阶段一:物物交换
图片交换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功用性,当孩子主动发起和我们的沟通时,比如他拿一张卡片需要一颗糖的时候总是可以得到回应,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如果主动沟通,会有好处发生。
这套系统不光没有语言的孩子需要,对有语言的孩子帮助也很大,它能让孩子从中真正体会到沟通的乐趣。对一个仅有仿说的孩子使用这套系统,会促进他的仿说变成主动语言。
不管你的孩子是一岁、两岁还是十八岁,是否有认知、眼神对视,是否能在学习桌前固定坐下,我们立马就可以开始教他沟通,这也是图卡交换系统的优点之一。
而它的视觉符号是通用的,不管孩子把代表物品的卡片交给谁,对方基本都能明白他想干什么。
你需要准备的材料:
1沟通本

沟通本是图片交换交流系统里必不可少的工具。
制作过程很简单,6块钱的文件夹,从淘宝上买几张卡纸,打上孔穿起来,再用淘宝买的魔术贴贴上,就好了。
沟通本应该大小适中,便于携带,也可以安上背带,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移动。
(沟通本的具体模样和制作方法请百度或者雅虎搜索,也可根据搜索到的购买方式直接购买)
2、交换卡片
卡片内容不一定是孩子需要和你交换的东西,它相当于一张票,孩子只要拿着它给你,就可以换回任何想要的东西。我们不必让他认识这个东西是什么,此时要做的,只是去教他沟通。
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需要三个人:
家长(作为孩子的沟通者/老师/训练师)
孩子
肢体辅助者
一开始,老师和孩子面对面坐,辅助者随时在旁辅助。
这5个操作技巧,请牢牢把握:
1、作为沟通者,老师不给孩子任何语言,也不给任何提示,比如面前放一个好吃的,我只是自己吃,默默地诱惑她来跟我要这个东西,不需要说什么。
2、把卡片放在桌上,孩子坐在对面,辅助者在身后或身旁随时准备辅助。孩子伸手索要东西的那个瞬间,辅助者要立马握住她的手,协助她拿起卡片交到老师的手里。
阶段一何时能结束?
当孩子在第一阶段能够主动地跟两个或三个以上的沟通者交换五到十件物品,可以找爸爸、妈妈、老师交换糖,而且所有过程完全是他自发完成不需要任何提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了。
你要注意的问题:
泛化
所有的训练包括日常ABA的教学都要泛化,我们要换不同的东西让孩子和沟通伙伴交换,沟通伙伴也要尽量换多人担当。
不能让孩子以为只有你这里才能交换东西,要尽可能地换更多地人来和他尝试做这种沟通,让他明白只要给卡片,至少这些熟悉的人是会给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一阶段要点:
1、沟通伙伴一定是无言的诱惑,不需用语言去提示这个孩子。
2、一次只用一张图片,图片不必和实物对应。
3、要逐渐撤退张开的手,如果辅助孩子拿东西的步骤教学是1234,撤退辅助时就按照4321进行。
4、肢体辅助者切记要无言的辅助。
最差的辅助就是用语言,其实有的时候你说的话一点用都没有,孩子根本不听你的,你只需要用一个动作提示他就行了。
5、必须由两个教学者共同教导。
图卡交换系统一定是在有肢体辅助者的情况下,三个人才能完成第一阶段的教学,如果你找不到另外一个肢体辅助者,对孩子是一个非常混淆的教学,那你就不要开始。
备注:
演讲内容与PPT均参考了美国Lori Frost硕士和Andy Bondy博士的共同著作《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培训手册第二版》,中文译者:边琼霞 医学硕士。